項目一

校務治理與經營

學校有清楚合理的使命、願景及任務,能反映時代趨勢、高教的變遷。學校有健全的組織層級和架構、資源規劃與配置,以落實校務發展及學校任務,確保校務治理品質。同時,學校有健全的校務經營與互動機制,以確保能依據任務、組織架構、資源規劃發展出合宜的校務發展計畫及特色規劃,並建立合理的行政決策方式。學校能依據決策的程序及結果,有效執行校務資源分配、學術組織的調整及學校人員配置。 學校具備明確的校務研究作法、內部品質保證機制、外部評鑑機制與針對突發事件因應之機制,並能落實執行且有成效。學校能利用各種管道定期或不定期向互動關係人公布與更新相關之校務資訊及強化互動關係人的參與,以成為高品質的教育機構。

1-1 學校任務、組織架構、資源規劃與校務發展

1-1-1 學校有清楚合理的願景、定位或發展,並能反映高教變遷趨勢。
1-1-2學校有健全的組織層級與架構、資源規劃與配置,以落實校務發展及學校任務。
1-1-3學校有健全的校務經營與互動機制(私校含董事會運作)。
1-1-4校長有明確之治校理念、領導策略以達成校務發展目標。

1-2 校務經營、決策與組織調整及運作

1-2-1 學校能依據任務、組織架構、資源規劃發展出合宜的校務發展計畫,以確保校務經營的效能。
1-2-2 學校能依據校務發展計畫及特色規劃建立合理的行政決策方式。
1-2-3 學校能依據決策程序和結果,有效執行校務資源配置及組織資源的調整。

1-3 學校確保校務治理與經營品質之機制及成效

1-3-1 學校能依據校務發展建立內部品質保證機制,並落實執行。
1-3-2 學校能運用校務研究資料據以精進校務治理之品質並展現成效。
1-3-3 學校落實前次校務評鑑之追蹤、檢討及改善情形,與目前推動系所品保機制、作法及成效。
1-3-4 學校能展現符應校務發展計畫之校務治理與經營成效。
1-3-5 學校因應突發或危機狀態的機制運作及成效。

1-4 校務資訊公開與互動關係人參與

1-4-1 學校能利用各種管道定期或不定期向互動關係人公布相關之校務資訊。
1-4-2 學校校務資訊之更新與維護作法。
1-4-3 學校具備互動關係人參與校務治理或反映意見的機制與落實情形。


項目二

教師教學與學術專業

學校能提供教師教學與學術及專業表現之各項支持系統,包含各項教學、學術與專業發展及教師生涯發展之獎勵、成長與評核機制,以增進教師教學活動與學術發展的能量與成效;學校有合宜之遴聘教職員機制、與院系所發展相輔相成的教職員數量、職級與專業,並具備與能落實合宜之職員行政與專業成長支持系統、評核機制;此外,學校具備規劃、審核、分析、檢討與改善課程及教學品質的機制並能落實執行,以確保教學與學習品質。

2-1 教師表現、評估與獎勵

2-1-1學校具備教學、學術與專業表現及教師生涯發展之支持系統並加以落實。
2-1-2學校能落實教師評估與升等及輔導與改善機制。
2-1-3 學校具備多元獎勵機制及其落實情形。
2-1-4 學校確保教師學術誠信的機制與作法。
2-1-5 學校能展現符應校務發展計畫之教師教學、學術及服務成效。

2-2 教職員遴聘、質量與行政支持及其運作

2-2-1 學校有合宜之遴聘教職員機制及其運作情形。
2-2-2 學校教職員數量、職級、專業及其與院系所發展連結之合宜性。
2-2-3 學校具備合宜之教師行政支持系統及其落實情形。
2-2-4 學校具備合宜之職員行政與專業成長支持系統、評核機制及其落實情形。

2-3 課程與教學規劃機制、審核及運作

2-3-1 學校具備合宜之課程結構及學分配置的比例,並能與學校人才培育目標相關聯。
2-3-2 學校通識教育具備合宜之課程與教學規劃機制、審核及其運作情形。
2-3-3 學校雙主修、輔系、學位(分)學程具備合宜之課程與教學規劃機制、審核及其運作情形。
2-3-4 學校其他跨領域教育具備合宜之課程與教學規劃機制、審核及其執行情形。

2-4 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

2-4-1 學校分析課程及教學品質之作法。
2-4-2 學校檢討課程及教學品質之作法。
2-4-3 學校改善課程及教學品質之作法。


項目三

學生學習與成效

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學校辦學成效的關鍵,在招生端,學校應重視各類學生招生策略、入學管道、學生特質與學校發展目標之結合:在學生學習支持端,學校能建立導師制度、學生課業、實習、跨國交換計畫及課外學習等健全的學習與輔導支持,並能落實推動;在學習評估端,學校具備支持及評估學生學習進步、發展與成效(含畢業生就業)之機制及能落實執行。

3-1 大學部教育與成效

3-1-1 學校的招生策略、入學管道及學生特質與學校發展目標結合之合宜性。
3-1-2 學校能建立課業學習之支持及輔導機制,並能落實推動與評估。
3-1-3 學校能建立課外活動、生活、生涯及職涯等其他學習與輔導支持,並能落實推動與評估。
3-1-4 學校能展現大學部學生學習成效。

3-2 研究生教育與成效

3-2-1 學校的招生策略、入學管道及研究生特質與學校發展目標結合之合宜性。
3-2-2 學校能建立研究生課業學習之支持與輔導機制,並能落實推動與評估。
3-2-3 學校具備支持及評估研究生學習誠信之機制及其落實情形。
3-2-4 學校能展現研究生學習成效。

3-3 通識教育與跨領域教育學習評估機制及成效

3-3-1 學校通識教育課程之學生學習評估機制合宜。
3-3-2 學校雙主修、輔系、學位(分)學程之學生學習評估機制合宜並具成效。
3-3-3 學校其他跨領域教育之學生學習評估機制合宜並具成效。

3-4 跨校(境) 教育、評估機制與成效

3-4-1 學校的國內或境外校際合作及發展機制之合宜性。
3-4-2 學校有國內或境外校際學生學習支持與評估機制並具成效。


項目四

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

面對嚴峻的高教環境,學校能有永續發展對策,並在財務穩健發展的基礎下,能提供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入學之機會及學習支持、展現社會責任的特色與影響力及參考互動關係人意見、畢業生表現及產業趨勢,調整學校發展與任務及提升教育品質。

4-1 提供教育機會均等之作法與成效

4-1-1 學校能提供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入學之機會與學習及生活支持,並具成效。
4-1-2 學校能提供學生多元入學之管道與學習支持,並具成效。
4-1-3 學校提供學生財務支持之作法與成效。

4-2 展現社會責任之作法與成效

4-2-1 學校對社會責任作法與校務發展計畫之關聯性。
4-2-2 學校推動社會責任的特色與影響力。
4-2-3 學校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相關策略與作法。
4-2-4 學校具備年度校務成果報告,並能定期公告。

4-3 財務永續作法與成效

4-3-1 學校具備財務開源之作法與成效。
4-3-2 學校具備財務節流之作法與成效。
4-3-3 學校確保財務穩定以落實校務發展計畫之作法與成效。